《宋书·志·卷四十》

  百官下

  给事黄门侍郎,四人,与侍中俱掌门下众事。郊庙临轩,则一人执麾。《汉百 官表》秦曰给事黄门,无员,掌侍从左右,汉因之。汉东京曰给事黄门侍郎,亦无 员,掌侍从左右,关通中外,诸王朝见,则引王就坐。应劭曰:“每日莫向青琐门 拜,谓之夕郎。”史臣按,刘向与子歆书曰:“黄门郎,显处也。”然则前汉世已 为黄门侍郎矣。董巴《汉书》曰:“禁门曰黄闼,中人主之,故号曰黄门令。”然 则黄门郎给事黄闼之内,故曰黄门郎也。魏、晋以来员四人,秩六百石。

  公车令,一人。掌受章奏。秦有公车司马令,属卫尉,汉因之,掌宫南阙门。 凡吏民上章,四方贡献,及征诣公车者,皆掌之。晋江左以来,直云公车令。

  太医令,一人。丞一人。《周官》为医师,秦为太医令,至二汉属少府。太官 令,一人。丞一人。《周官》为膳夫,秦为太官令,至汉属少府。

  骅骝厩丞,一人。汉西京为龙马长,汉东京为未央厩令,魏为骅骝令。自公车 令至此,隶侍中。

  散骑常侍,四人。掌侍左右。秦置散骑,又置中常侍,散骑并乘舆车后;中常 侍得入禁中。皆无员,并为加官。汉东京初省散骑,而中常侍因用宦者。魏文帝黄 初初,置散骑,合于中常侍,谓之散骑常侍,始以孟达补之。久次者为祭酒散骑常 侍,秩比二千石。

  通直散骑常侍,四人。魏末散骑常侍又有在员外者,晋武帝使二人与散骑常侍 通直,故谓之通直散骑常侍。晋江左置五人。员外散骑常侍,魏末置,无员。

  散骑侍郎,四人。魏初与散骑常侍同置。魏、晋散骑常侍、侍郎,与侍中、黄 门侍郎共平尚书奏事,江左乃罢。通直散骑侍郎,四人。初晋武帝置员外散骑侍郎 四人,元帝使二人与散骑侍郎通直,故谓之通直散骑侍郎,后增为四人。员外散骑 侍郎,晋武帝置,无员。

  给事中,无员。汉西京置。掌顾问应对,位次中常侍。汉东京省,魏世复置。

  奉朝请,无员,亦不为官。汉东京罢省三公、外戚、宗室、诸侯,多奉朝请。 奉朝请者,奉朝会请召而已。晋武帝亦以宗室外戚为奉车、驸马、骑都尉,而奉朝 请焉。元帝为晋王,以参军为奉车都尉,掾、属为驸马都尉,行参军、舍人为骑都 尉,皆奉朝请。后省奉车、骑都尉,唯留驸马都尉、奉朝请。永初已来,以奉朝请 选杂,其尚主者唯拜驸马都尉。三都尉并汉武帝置。孝建初,奉朝请省。驸马都尉、 三都尉秩比二千石。

  中书令,一人。中书监人,一人。中书侍郎,四人。中书通事舍人,四人。汉 武帝游后廷,始使宦者典尚书事,谓之中书谒者,置令、仆射。元帝时,令弘恭, 仆射石显,秉势用事,权倾内外。成帝改中书谒者令曰中谒者令,罢仆射。汉东京 省中谒者令,而有中宫谒者令,非其职也。魏武帝为王,置秘书令,典尚书奏事, 又其任也。文帝黄初初,改为中书令,又置监,及通事郎,次黄门郎。黄门郎已署 事过,通事乃奉以入,为帝省读书可。晋改曰中书侍郎,员四人。晋江左初,改中 书侍郎曰通事郎,寻复为中书侍郎。晋初置舍人一人,通事一人。江左初,合舍人 通事谓之通事舍人,掌呈奏案章。后省通事,中书差侍郎一人直西省,又掌诏命。 宋初又置通事舍人,而侍郎之任轻矣。舍人直阁内,隶中书。其下有主事,本用武 官,宋改用文吏。

  秘书监,一人。秘书丞,一人。秘书郎,四人。汉桓帝延熹二年,置秘书监。 皇甫规与张奂书云“从兄秘书它何动静”是也。应劭《汉官》曰:“秘书监一人, 六百石。”后省。魏武帝为魏王,置秘书令、秘书丞。秘书典尚书奏事。文帝黄初 初,置中书令,典尚书奏事,而秘书改令为监。后欲以何桢为秘书丞,而秘书先自 有丞,乃以桢为秘书右丞。后省。掌艺文图籍。《周官》外史掌四方之志、三皇五 帝之书,即其任也。汉西京图籍所藏,有天府、石渠、兰台、石室、延阁、广内之 府是也。东京图书在东观。晋武帝以秘书并中书,省监,谓丞为中书秘书丞。惠帝 复置著作郎一人,佐郎八人,掌国史。周世左史记事,右史记言,即其任也。汉东 京图籍在东观,故使名儒硕学,著作东观,撰述国史。著作之名,自此始也。魏世 隶中书。晋武世,缪征为中书著作郎。元康中,改隶秘书,后别自为省,而犹隶秘 书。著作郎谓之大著作,专掌史任。晋制,著作佐郎始到职,必撰名臣传一人。宋 氏初,国朝始建,未有合撰者,此制遂替矣。

  领军将军,一人。掌内军。汉有南北军,卫京师。武帝置中垒校尉,掌北军营。 光武省中垒校尉,置北军中候,监五校营。魏武为丞相,相府自置领军,非汉官也。 文帝即魏王位,魏始置领军,主五校、中垒、武卫三营。晋武帝初省,使中军将军 羊祜统二卫前后左右骁骑七军营兵,即领军之任也。祜迁罢,复置北军中候。北军 中候置丞一人。怀帝永嘉中,改曰中领军。元帝永昌元年,复改曰北军中候;寻复 为领军。成帝世,复以为中候,而陶回居之;寻复为领军。领军今犹有南军都督。

  护军将军,一人。掌外军。秦时护军都尉,汉因之。陈平为护军中尉,尽护诸 将。然则复以都尉为中尉矣。武帝元狩四年,以护军都尉属大司马,于时复为都尉 矣。《汉书·李广传》,广为骁骑将军,属护军将军。盖护军护诸将军。哀帝元寿 元年,更名护军都尉曰司寇。平帝元始元年,更名护军都尉。东京省,班固为大将 军中护军,隶将军莫府,非汉朝列职。魏武为相,以韩浩为护军,史奂为领军,非 汉官也。建安十二年,改护军为中护军,领军为中领军,置长史、司马。魏初因置 护军,主武官选,隶领军,晋世则不隶也。晋元帝永昌元年,省护军并领军。明帝 太宁二年,复置。魏、晋江右领、护各领营兵;江左以来,领军不复别置营,总统 二卫骁骑材官诸营,护军犹别有营也。领、护资重者为领军、护军将军,资轻者为 中领军、中护军。官属有长史、司马、功曹、主簿、五官。受命出征,则置参军。

  左卫将军,一人。右卫将军,一人。二卫将军掌宿卫营兵。二汉、魏不置。晋 文帝为相国,相国府置中卫将军。武帝初,分中卫置左右卫将军,以羊琇为左卫, 赵序为右卫。二卫江右有长史、司马、功曹、主簿,江左无长史。

  骁骑将军,汉武帝元光六年,李广为骁骑将军。魏世置为内军,有营兵,高功 者主之。先有司马、功曹、主簿,后省。

  游击将军,汉武帝时,韩说为游击。是为六军。

  左军将军、右军将军、前军将军、后军将军。魏明帝时,有左军将军,然则左 军魏官也。晋武帝初,置前军、右军;泰始八年,又置后军。是为四军。

  左中郎将、右中郎将,秦官,汉因之。与五官中郎将领三署郎,魏无三署郎, 犹置其职。晋武帝省。宋世祖大明中,又置。

  屯骑校尉、步兵校尉、越骑校尉、长水校尉、射声校尉。五校并汉武帝置。屯 骑、步兵掌上林苑门屯兵;越骑掌越人来降,因以为骑也;一说取其材力超越也。 长水掌长水宣曲胡骑。长水,胡部落名也。胡骑屯宣曲观下。韦曜曰:“长水校尉, 典胡骑,厩近长水,故以为名。长水,盖关中小水名也。”射声掌射声士,闻声则 射之,故以为名。汉光武初,改屯骑为骁骑,越骑为青巾。建武十五年,复旧。汉 东京五校,典宿卫士。自游击至五校,魏、晋逮于江左,初犹领营兵,并置司马、 功曹、主簿,后省。二中郎将本不领营也。五营校尉,秩二千石。

  虎贲中郎将,《周官》有虎贲氏。汉武帝建元三年,始微行出游,选材力之士 执兵从送,期之诸门,故名期门。无员,多至千人。平帝元始元年,更名曰虎贲郎, 置中郎将领之。虎贲旧作虎奔,言如虎之奔走也。王莽辅政,以古有勇士孟贲,故 以奔为贲。比二千石。

  冗从仆射,汉东京有中黄门冗从仆射,非其职也。魏世因其名而置冗从仆射。

  羽林监,汉武帝太初元年,初置建章营骑,亦掌从送次期门,后更名羽林骑, 置令、丞。宣帝令中郎将骑都尉监羽林,谓之羽林中郎将。汉东京又置羽林左监、 羽林右监,至魏世不改。晋罢羽林中郎将,又省一监,置一监而已。自虎贲至羽林, 是为三将。哀帝省。宋高祖永初初,复置。江右领营兵,江左无复营兵。羽林监六 百石。

  积射将军、强弩将军。汉武帝以路博德为强弩校尉,李沮为强弩将军。宣帝以 许延寿为强弩将军。强弩将军至东汉为杂号,前汉至魏无积射。晋太康十年,立射 营、弩营,置积射、强弩将军主之。自骁骑至强弩将军,先并各置一人;宋太宗泰 始以来,多以军功得此官,今并无复员。

  殿中将军、殿中司马督。晋武帝时,殿内宿卫,号曰三部司马,置此二官,分 隶左右二卫。江右初,员十人。朝会宴飨,则将军戎服,直侍左右,夜开城诸门, 则执白虎幡监之。晋孝武太元中,改选,以门阀居之。宋高祖永初初,增为二十人。 其后过员者,谓之殿中员外将军、员外司马督。其后并无复员。

  武卫将军,无员。初,魏王始置武卫中郎将,文帝践阼,改为卫将军,主禁旅, 如今二卫,非其任也。晋氏不常置。宋世祖大明中,复置,代殿中将军之任,比员 外散骑侍郎。

  武骑常侍,无员。汉西京官。车驾游猎,常从射猛兽。后汉、魏、晋不置。宋 世祖大明中,复置。比奉朝请。

  御史丞,一人。掌奏劾不法。秦时御史大夫有二丞,其一曰御史丞,其二曰御 史中丞。殿中兰台秘书图籍在焉,而中丞居之。外督部刺史,内领侍御史,受公卿 奏事,举劾按章。时中丞亦受奏事,然则分有所掌也。成帝绥和元年,更名御史大 夫为大司空,置长史,而中丞官职如故。哀帝建平二年,复为御史大夫。元寿二年, 复为大司空。而中丞出外为御史台主,名御史长史。光武还曰中丞,又属少府。献 帝时,更置御史大夫,自置长史一人,不复领中丞也。汉东京御史中丞遇尚书丞郎, 则中丞止车执版揖,而丞郎坐车举手礼之而已。不知此制何时省。中丞每月二十五 日,绕行宫垣白壁。史臣按《汉志》执金吾每月三绕行宫城,疑是省金吾,以此事 并中丞。中丞秩千石。

  治书侍御史,掌举劾官品第六已上。汉宣帝斋居决事,令御史二人治书,因谓 之治书御史。汉东京使明法律者为之,天下谳疑事,则以法律当其是非。魏、晋以 来,则分掌侍御史所掌诸曹,若尚书二丞也。

  侍御史,于周为柱下史。《周官》有御史,掌治令,亦其任也。秦置侍御史, 汉因之。二汉员并十五人。掌察举非法,受公卿奏事,有违失者举劾之。凡有五曹, 一曰令曹,掌律令;二曰印曹,掌刻印,三曰供曹,掌斋祠;四曰尉马曹,掌官厩 马;五曰乘曹,掌护驾。魏置御史八人,有治书曹,掌度支运,课第曹,掌考课, 不知其余曹也。晋西朝凡有吏曹、课第曹、直事曹、印曹、中都督曹、外都督曹、 媒曹、符节曹、水曹、中旂曹、营军曹、算曹、法曹,凡十三曹,而置御史九人。 晋江左初,省课第曹,置库曹,掌厩牧牛马市租。后复分库曹,置外左库、内左库 二曹。宋太祖元嘉中,省外左库,而内左库直云左库。世祖大明中,复置。废帝景 和元年又省。顺帝初,省营军并水曹,省算曹并法曹,吏曹不置御史,凡十御史焉。 魏又有殿中侍御史二人,盖是兰台遣二御史居殿内察非法也。晋西朝四人,江左二 人。秦、汉有符节令,隶少府,领符玺郎、符节令史。盖《周礼》典瑞、掌节之任 也。汉至魏别为一台,位次御史中丞,掌授节、铜虎符、竹使符。晋武帝泰始九年, 省并兰台,置符节御史掌其事焉。

  谒者仆射,一人。掌大拜授及百官班次。领谒者十人。谒者掌小拜授及报章。 盖秦官也。谒,请也。应氏《汉官》曰,尧以试舜,宾于四门,是其职也。秦世谒 者七十人,汉因之。后汉《百官志》,谒者仆射掌奉引。和帝世,陈郡何熙为谒者 仆射,赞拜殿中,音动左右。然则又掌唱赞。有常侍谒者五人,谒者则置三十五人, 半减西京也。二汉并隶光禄勋。魏世置谒者十人。晋武帝省仆射,以谒者隶兰台。 江左复置仆射,后又省。宋世祖大明中,复置。秩比千石。

  都水使者,一人。掌舟航及运部。秦、汉有都水长、丞,主陂池灌溉,保守河 渠,属太常。汉东京省都水,置河堤谒者,魏因之。汉世水衡都尉主上林苑,魏世 主天下水军舟船器械。晋武帝省水衡,置都水使者,而河堤为都水官属。有参军二 人,谒者一人,令史减置无常员。晋西朝有参军而无谒者,谒者则江左置也。怀帝 永嘉六年,胡入洛阳,都水使者爰浚先出督运得免。然则武帝置职,便掌运矣。江 左省河堤。

  太子太傅,一人。丞一人。太子少傅,一人。丞一人。傅,古官也。《文王世 子》曰:“凡三王教世子,太傅在前,少傅在后,并以辅导为职。”汉高帝九年, 以叔孙通为太子太傅,位次太常。二汉并无丞。魏世无东宫,然则晋氏置丞也。晋 武帝泰始五年,诏太子拜太傅、少傅,如弟子事师之礼;二傅不得上疏曲敬。二傅 并有功曹、主簿、五官。太傅中二千石,少傅二千石。

  太子詹事,一人。丞一人。职比台尚书令、领军将军。詹,省也。汉西京则太 子门大夫、庶子、洗马、舍人属二傅,率更令、家令、仆、卫率属詹事。皆秦官也。 后汉省詹事,太子官属悉属少傅,而太傅不复领官属。晋初,太子官属通属二傅。 咸宁元年,复置詹事,二傅不复领官属。詹事,二千石。

  家令,一人。丞一人。晋世置。汉世太子食汤沐邑十县,家令主之。又主刑狱 饮食,职比廷尉、司农、少府。汉东京主食官令。食官令,晋世自为官,不复属家 令。

  率更令,一人。主宫殿门户及赏罚事,职如光禄勋、卫尉。汉东京掌庶子、舍 人,晋世则不也。自汉至晋,家令在率更下;宋则居上。

  仆,一人。汉世太子五日一朝,非入朝日,遣仆及中允旦入请问起居,主车马、 亲族,职如太仆、宗正。自家令至仆,为太子三卿。三卿,秩千石。

  门大夫,二人。汉东京置,职如中郎将,分掌远近表笺。秩六百石。

  中庶子,四人。职如侍中。汉东京员五人,晋减为四人。秩六百石。

  中舍人,四人。汉东京太子官属有中允之职,在中庶子下,洗马上,疑若今中 书舍人矣。中舍人,晋初置,职如黄门侍郎。

  食官令,一人。职如太官令。汉东京官也。今属中庶子。

  庶子,四人。职比散骑常侍、中书监令。晋制也。汉西京员五人,汉东京无员, 职如三署中郎。古者诸侯世子,有庶子之官,秦因其名也。秩四百石。

  舍人,十六人。职如散骑、中书侍郎。晋制也。二汉无员,掌宿卫如三署中郎。

  洗马,八人。职如谒者、秘书郎也。二汉员十六人。太子出,则当直者前驱导 威仪。秩比六百石。

  太子左卫率,七人。太子右卫率,二人。二率职如二卫。秦时直云卫率,汉因 之。主门卫。晋初曰中卫率,泰始分为左右,各领一军。惠帝时,愍怀太子在东宫, 加置前后二率。成都王颖为太弟,又置中卫,是为五率。江左初,省前后二率。孝 武太元中又置。皆有丞,晋初置。宋世止置左右二率。秩旧四百石。

  太子屯骑校尉。太子步兵校尉。太子翊军校尉。三校尉各七人,并宋初置。屯 骑、步兵,因台校尉;翊军,晋武帝太康初置,始为台校尉,而以唐彬居之,江左 省。

  太子冗从仆射,七人。宋初置。

  太子旅贲中郎将,十人。职如虎贲中郎将。宋初置。《周官》有旅贲氏。汉制, 天子有虎贲,王侯有旅贲。旅,众也。

  太子左积弩将军,十人。太子右积弩将军,二人。汉东京积弩将军,杂号也, 无左右之积弩。魏世至晋江左,左右积弩为台职,领营兵。宋世度东宫,无复营矣。

  殿中将军,十人。殿中员外将军,二十人。宋初置。

  平越中郎将,晋武帝置,治广州,主南越。

  南蛮校尉,晋武帝置,治襄阳。江左初省。寻又置,治江陵。宋世祖孝建中省。

  西戎校尉,晋初置,治长安。安帝义熙中又置,治汉中。

  宁蛮校尉,晋武帝置,治襄阳,以授鲁宗之。

  南夷校尉,晋武帝置,治宁州。江左改曰镇蛮校尉。四夷中郎校尉,皆有长史、 司马、参军。魏、晋有杂号护军,如将军,今犹有镇蛮、安远等护军。镇蛮以加庐 江、晋熙、西阳太守。安远以加武陵内史。

  刺史,每州各一人。黄帝立四监以治万国,唐、虞世十二牧,是其职也。周改 曰典,秦曰监御史,而更遣丞相史分刺诸州,谓之刺史。刺之为言,犹参觇也。写 书亦谓之刺。汉制,不得刺尚书事是也。刺史班行六条诏书,其一条曰,强宗豪右, 田宅逾制,以强陵弱,以众暴寡;其二条曰,二千石不奉诏书,遵承典制,背公向 私,旁诏守利,侵渔百姓,聚敛为奸;其三条曰,二千石不恤疑狱,风厉杀人,怒 则加罚,喜则任赏,烦扰苛暴,剥戮黎元,为百姓所疾,山崩石裂,妖详讹言;其 四条曰,二千石选署不平,苟阿所爱,蔽贤宠顽;其五条曰,二千石子弟恃怙荣势, 请托所监;其六条曰,二千石违公下比,阿附豪强,通行货赂,割损正令。岁终则 乘传诣京师奏事。成帝绥和元年,改为牧。哀帝建平二年,复为刺史。前汉世,刺 史乘传周行郡国,无适所治。后汉世,所治始有定处,止八月行部,不复奏事京师。 晋江左犹行郡县诏,枣据《追远诗》曰:“先君为钜鹿太守,迄今三纪。忝私为冀 州刺史,班诏次于郡传”是也。灵帝世,天下渐乱,豪桀各据有州郡,而刘焉、刘 虞并自九卿出为益州、幽州牧,其任渐重矣。官属有别驾从事史一人,从刺史行部; 治中从事史一人,主财谷簿书;兵曹从事史一人,主兵事;部从事史每郡各一人, 主察非法;主簿一人,录阁下众事,省署文书;门亭长一人,主州正门;功曹书佐 一人,主选用;《孝经》师一人,主试经;月令师一人,主时节祠祀;律令师一人, 平律;簿曹书佐一人,主簿书;典郡书佐每郡各一人,主一郡文书:汉制也。今有 别驾从事史、治中从事史、主簿、西曹书佐、祭酒从事史、议曹从事史、部郡从事 史,自主簿以下,置人多少,各随州,旧无定制也。晋成帝咸康中,江州又有别驾 祭酒,居僚职之上,而别驾从事史如故,今则无也。别驾、西曹主吏及选举事,治 中主众曹文书事。西曹,即汉之功曹书佐也。祭酒分掌诸曹兵、贼、仓、户、水、 铠之属。扬州无祭酒,而主簿治事。荆州有从事史,在议曹从事史下,大较应是魏、 晋以来置也。今广州、徐州有月令从事,若诸州之曹史,汉旧名也。汉武元封四年, 令诸州岁各举秀才一人。后汉避光武讳,改茂才。魏复曰秀才。晋江左扬州岁举二 人,诸州举一人,或三岁一人,随州大小,并对策问。晋东海王越为豫州牧,牧置 长史、参军,庾凯为长史,谢鲲为参军,此为牧者则无也。牧,二千石;刺史,六 百石。

  郡守,秦官。秦灭诸侯,随以其地为郡,置守、丞、尉各一人。守治民,丞佐 之。郡当边戍者,丞为长史。晋江左皆谓之丞。尉典兵,备盗贼。汉景帝中二年, 更名守曰太守,尉为都尉。光武省都尉,后又往往置东部、西部都尉。有蛮夷者, 又有属国都尉。汉末及三国,多以诸部都尉为郡。晋成帝咸康七年,又省诸郡丞。 宋太祖元嘉四年,复置。郡官属略如公府,无东西曹,有功曹史,主选举,五官掾, 主诸曹事,部县有都邮、门亭长,又有主记史,催督期会,汉制也,今略如之。诸 郡各有旧俗,诸曹名号,往往不同。汉武帝纳董仲舒之言,元光元年,始令郡国举 孝廉,制郡口二十万以上,岁察一人;四十万以上,二人;六十万,三人;八十万, 四人;百万,五人;百二十万,六人;不满二十万,二岁一人;不满十万,三岁一 人。限以四科,一曰德行高妙,志节清白;二曰学通行修,经中博士;三曰明习法 令,足以决疑,能案章覆问,文中御史;四曰刚毅多略,遭事不惑,明足决断,材 任三辅县令。魏初,更制口十万以上,岁一人,有秀异,不拘户口。江左以丹阳、 吴、会稽、吴兴并大郡,岁各举二人。汉制,岁遣上计掾史各一人,条上郡内众事, 谓之阶簿,至今行之。太守,二千石;丞,六百石。

  县令、长,秦官也。大者为令,小者为长,侯国为相。汉制,置丞一人,尉大 县二人,小县一人。五家为伍,伍长主之;二五为什,什长主之;十什为里,里魁 主之;十里为亭,亭长主之;十亭为乡,乡有乡佐、三老、有秩、啬夫、游徼各一 人。乡佐、有秩主赋税,三老主教化,啬夫主争讼,游徼主奸非。其余诸曹,略同 郡职。以五官为廷掾,后则无复丞,唯建康有狱丞,其余众职,或此县有而彼县无, 各有旧俗,无定制也。晋江右洛阳县置六部都尉,余大县置二人,次县、小县各一 人。宋太祖元嘉十五年,县小者又省之。诸官府至郡,各置五百者,旧说古君行师 从,卿行旅从。旅,五百人也。今县令以上,古之诸侯,故立四五百以象师从旅从, 依古义也。韦曜曰,五百字本为伍伯。伍,当也;伯,道也。使之导引当道伯中以 驱除也。周制,五百为旅,帅皆大夫,不得卑之如此说也。又《周礼》秋官有条狼 氏,掌执鞭以趋辟,王出入则八人夹道,公则六人,侯伯则四人,子男则二人,近 之矣,名之异尔。又《汉官》中有伯使,主为诸官驱使辟路于道伯中,故言伯使, 此其比也。县令,千石至六百石;长,五百石。

  汉初,王国置太傅,掌辅导;内史主治民;丞相统众官;中尉掌武职。分官置 职,略同京师。至景帝惩七国之乱,更制诸王不得治国,汉为置吏,改丞相曰相, 省御史大夫、廷尉、少府、宗正、博士官,其大夫、谒者、诸官长丞,皆损其员数。 后改汉内史为京兆尹,中尉为执金吾,郎中令为光禄勋,而王国如故;又太仆为仆, 司农为大农。成帝更令相治民如郡太守,省内史。其中尉如郡尉,太傅但曰傅。汉 东京亦置傅一人,王师事之;相一人,主治民;中尉一人,主盗贼;郎中令一人, 掌郎中宿卫;仆一人,治书一人,治书本曰尚书,后更名治书;中大夫,无员,掌 奉使京师及诸国;谒者及礼乐、卫士、医工、永巷、祀礼长各一人;郎中,无员。 魏氏谒者官属,史阙不知次第。晋武帝初置师、友、文学各一人。师即傅也,景帝 讳师,改为傅。宋世复改曰师。其文学,前汉已置也。友者,因文王、仲尼四友之 名也。改太守为内史,省相及仆。有郎中令、中尉、大农为三卿。大国置左右常侍 各三人,省郎中,置侍郎二人。大国又置上军、中军、下军三将军;次国上军将军、 下军将军各一人;小国上军而已。典书、典祠、典卫、学官令、典书令丞各一人, 治书四人,中尉、司马、世子庶子陵庙、牧长各一人,谒者四人,中大夫六人,舍 人十人,典医丞、典府丞各一人。宋氏以来,一用晋制,虽大小国,皆有三军。晋 制,典书令在常侍下,侍郎上;江左则侍郎次常侍,而典书令居三军下矣。江左以 来,公国则无中尉、常侍、三军,侯国又无大农、侍郎,伯子男唯典书以下,又无 学官令矣。吏职皆以次损省焉。晋江右公侯以下置官属,随国小大,无定制也。晋 江左诸国,并三分食一。元帝太兴元年,始制九分食一

  太傅,太保,太宰,太尉,司徒,司空,大司马,大将军,诸位从公。右第一 品。

  特进,骠骑,车骑,卫将军,诸大将军,诸持节都督。右第二品。

  侍中,散骑常侍,尚书令,仆射,尚书,中书监,令,秘书监,诸征、镇至龙 骧将军,光禄大夫,诸卿,尹,太子二傅,大长秋,太子詹事,领、护军,县侯。 右第三品。

  二卫至五校尉,宁朔至五威、五武将军,四中郎将,刺史领兵者,戎蛮校尉, 御史中丞,都水使者,乡侯。右第四品。

  给事中,黄门、散骑、中书侍郎,谒者仆射,三将,积射、强弩将军,太子中 庶子,庶子,三卿,率,鹰扬至陵江将军,刺史不领兵者,郡国太守,内史,相, 亭侯。右第五品。

  尚书丞,郎,治书侍御史,侍御史,三都尉,博士,抚军以上及持节都督领护 长史,司马,公府从事中郎将,廷尉正,监,评,秘书著作丞,郎,王国公三卿, 师,友,文学,诸县署令千石者,太子门大夫,殿中将军,司马督,杂号护军,阙 内侯。右第六品。

  谒者,殿中监,诸卿尹丞,太子傅詹事率丞,诸军长史、司马六百石者,诸府 参军,戎蛮府长史,司马,公府掾,属,太子洗马,舍人,食官令,诸县令六百石 者。右第七品。

  内台正令史,郡丞,诸县署长,杂号宣威将军以下。右第八品。

  内台书令史,外台正令史,诸县署丞,尉。右第九品。凡新置不见此诸条者, 随秩位所视,盖囗囗右所定也。

上一章』『宋书章节目录』 『下一章

相关翻译

相关赏析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(或整理自网络),原作者已无法考证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东方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,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
转载请注明:原文链接 | http://www.dftcdq.com/bookview/6761.html

热门诗词

古文典籍

热门名句

热门成语